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397篇

个人描述

我的博客是为了配合自己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块学术交流的飞地。博客上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我们在进行戏剧与影视艺术讨论时大家提交的剧评、影评类文章。还有学生写的剧本和课程论文。欢迎阅读、评论、转载,更欢迎平面媒体发表。但使用时勿忘署上作者姓名,以保护著作权和版权。

郭睿琪:实现电视节目创新,建设真正文化自信

2022-09-23 12:13 阅读(?)评论(0)

一、平衡文化类节目的各种关系

(一)创作风格:文化性与娱乐性平衡        

对于文化类综艺来说,节目的文化性无疑是节目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核,但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来说,短期内能够利用观众的新鲜感为节目带来不菲的收视率。但从长期来看,节目所缺乏的娱乐性,极有可能在用户新鲜感消退之后,流失掉相当一部分观众。

虽然现阶段观众对于电视节目文学化的审美形态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结合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娱乐类节目依旧占据综艺市场中的极大比重,用户对于节目娱乐性的接受程度还是高于文化性。所以,想要实现文化类节目的长远发展,必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近年文化类综艺的走势不难发现,节目创作者为了二者的平衡付出了许多努力,无论是将故事性叙事与经典古籍相结合,还是歌手将诗词作品改编成唱曲,都是极力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进行调和。但在网络平台中,综艺节目排行前十名只有一档文化类综艺,说明文化类综艺虽然打开了我国原创节目的市场,但想要对抗根基稳固的娱乐类节目,形成属于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用户生态体系,相对来说还是有些乏力,需要通过更多时间去精雕细琢,尝试更多可能性。

在内容上,应当巩固观众现有的文化认同感,加强构建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找寻并创造更多的社会共鸣,以此达到与观众共情的作用,持续提升文化类综艺的社会影响力。

(二)创作走向: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多元化平衡

落实文化自信理念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就是文化的跨境流动。文化的跨境流动不仅是区域文化的交流,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播力的体现。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不仅需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也要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从国家层面来讲,增强文化传播力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我国文化在海外受众群体中的认同感。前些年,我国文化对外交流存在形式生硬,内容空洞等弊病,因而难以被海外受众所接受。而近年来,许多国家又因感受到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扩张,出于戒备心,一再降低对中国文化的包容度,甚至出现了“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推行文化外交政策是一种蚕食西方文化的手段。所以,中国更应当打破固有思维,积极寻找与世界文化交融的机遇和可能。

前文中提到,电视节目作为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影响了国人对于美学精神的感悟以及审美趋向。同理,节目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尝试更多创新性的元素,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对外流通,以符合世界审美形态的表现方式,以及娱乐化的传播形式增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输出的敏锐感,更容易获得认同。

在内容输出层面,应当结合当前国际新态势,对我国文化进行现代化编辑,不仅要宣扬我国文化的独特性,对精神文明,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优化,也要结合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相关性,找寻区域文化的纽带,打通国内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壁垒。同时,中华古典文化的深奥,也是造成文化交流困局的原因,比起一开始就输出诗词典籍,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更容易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所以在利用节目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拓展市场与平台,展示节目的独特风格,推动建设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打造完整国际传播产业链。

在综艺《非正式会谈》中,节目组邀请到10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男青年代表和一名一日代表,四位主席团成员及飞行嘉宾围绕社会热点话题和各国风俗文化进行讨论。这就是一种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模式,我国传统文化与海外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很大程度促进了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需要讲述中国故事,还要传达出适应世界发展格局的价值观念。在积极优化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创新,促进国际文化交融。

二、实现文化类节目的多层面创新 

(一)内容上进行多维度创新

1、关注发展新态势,打造节目衍生物

一场冬奥会,让“冰墩墩”“雪容融”成为世界新晋双“顶流”,日本记者辻冈义堂更是在冬奥会期间直接更名“义墩墩”。这说明中国正在尝试采用更加立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全面的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而文化类电视节目,作为我国文化输出的新型产业样式,依旧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打造文化衍生品,并借助节目进行推广,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

像《典籍里的中国》这类节目,立足于古书典籍,完全可以将竹简,帛画等用于节目中意象的设置,经过重新设计,打造成为与节目相关联的文创产品,再于节目中增加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将其作为礼品送出,或在节目宣传时,用广告等方式定位受众,并由此深入发掘更多话题与创意。

这种文创产品既是针对节目进行的个性化设计,同时又是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特殊符号,不仅增强了年轻观众对于文化衍生品的关注和研究,带动了更多人认识典籍,了解典籍,也实现了将文化价值转化为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同时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2、“文化自信”不局限于“文学自信”

在出圈的文化类综艺中,占据绝大多数的节目都是以“文学”为主题,围绕古书典籍,运用表演,歌唱,竞赛等方式,从诗词文学的方面进行扩展。从现在市场的发展来看,诗词体量毕竟有限,节目创新形式也逐渐单一,长此以往,不仅节目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容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消耗其对于文化类综艺的期待,还会让受众对我国原创节目的创新能力产生质疑。

文化自信可以起于文学,但不应止于文学。其实,我国发展至今,不仅仅只有文学可以作为文化输出的内容。地域文化,宗教礼教文化,节日文化,茶艺文化,曲艺文化,包括民乐,围棋,象棋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与其将目光拘泥于文学领域,何不通过电视艺术,将更多内容与主题转化为不同的节目体制,在创新中发展更多可能。

3、体现时代意识与社会意识

基于文化类综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属性,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载体,其目的是输出社会核心价值观,起到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的文化类综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编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情绪价值。但从长远来看,一部具有生命力的节目,绝不仅仅只是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一时的动容,而是将当下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与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意蕴相勾连,用古典的作品反映当下的社会问题,贯穿古今,以旧题说时事。观众才能够感受到节目的精神追求,并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而非单向表达,曲高和寡。

(二)形式上:明确受众定位,打造节目新模式

观众接受文化类综艺,短期内会有新鲜感和好奇心理的加持,但要实现文化类综艺的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受众不同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打造相匹配的电视节目新模式。

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年龄基本集中在中青年阶段。针对此类人群,其对社会现象以及时代发展进程更加敏感,可以打造热点话题,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多平台放映。2022年央视春晚首次采用了竖屏模式进行直播,对于经常使用手机的用户来说会更加便捷,放射性的辐射范围也能够使节目信息在该群体中快速传播。而相比于青中年人,老年人及低龄儿童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新技术与新内容的扩展并不能提高其对节目的关注度。儿童面对高深莫测的“乏味文学”,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而采用组队比赛这种生动的游戏形式,会更加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如“飞花令”“攻擂守擂”等。

将受众群体细化,也有助于节目创新时进行立体化探索,从央视推出的多部现象级综艺中不难看出,“大会”系列是将文化与竞技相结合,《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运用声音进行可听化表达,“国宝”系列则是运用了舞台剧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了解此类节目中的受众比值,结合其年龄细分成具体的群体,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作,一是避免同类型节目播出过于集中频繁,造成同质化的弊端,二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全年龄段文化输出。同时,也可以在广告片,动画片等形式中,融入文化元素,给予观众更多选择。

 (三)加强专业领域人才培养

除了技术层面与内容层面的改进,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采编模式与制播模式依旧落后,尤其是在节目的内容设置,以及主题开发创新等方面。许多节目制作团队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节目制作者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对国内国际节目的发展了解不够深入,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上也存在短板,泥古守旧依旧是现实问题。因此,我国电视文化艺术领域需要不断引进高水平的制作精英,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目制作水平,注重开发,树立精品意识,建立节目品牌,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打造更具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创新型电视节目。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