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397篇

个人描述

我的博客是为了配合自己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块学术交流的飞地。博客上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我们在进行戏剧与影视艺术讨论时大家提交的剧评、影评类文章。还有学生写的剧本和课程论文。欢迎阅读、评论、转载,更欢迎平面媒体发表。但使用时勿忘署上作者姓名,以保护著作权和版权。

樊宸辰:“边缘人形象”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现状

2022-10-23 18:22 阅读(?)评论(0)

 “边缘人”的概念最早由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它的出现也是对大众普遍认知的一种挑战,是对社会的巨大冲击。此后无论是文学界还是艺术领域,都开始关注这类存在社会各处,却被忽视已久的人群。所以这个词汇对文艺创作而言并不陌生,不少如今被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中都具有“边缘型人格”的人物形象,比如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的黑孩、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霍尔顿、鲁迅《狂人日记》的狂人、太宰治《人间失格》的叶藏等。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边缘人泛指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卑贱的社会底层人以及因为重大改变让人生进入一个特殊身份会被人加上“有色滤镜”的人群。这一类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群也因为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而被影视化改编,走向了影视世界。在市场环境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从业者开始着手改编该类影视作品。大家所熟知的《色·戒》、《移魂女郎》、《断背山》、《飞越疯人院》、《活着》等影视作品,都是由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他们有的是都市浮华中的贫民窟居民,有的是漂泊无根的社会蝼蚁,有的处于交叉性阶层,有的处于社会灰色地带游离于体制之外,还有的徘徊在两种不同文化的边缘。


九十年代后,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都市发展也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变迁的体现,伴随着社会在经济、思想上的动荡的是法治力量的弱势体现。这一时期体现较为明显的影视作品是美国犯罪片。都市作为故事的重要载体,而都市中的边缘人,也成了重要的、推动剧情发展或展现创作者思虑的角色,更多人对这些负载一定意义的都市边缘人形象给予特别关注。


21世纪以来,“边缘型人格”人物形象更加带有一定现实主义社会批判意义,相关优秀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可以预见未来该类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发展,依旧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通过社会边缘小人物群像去反应社会现象,这也将成为编剧们灵感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偏好“英雄主义”的韩国电影中也常常出现平凡小人物,以“边缘人形象”讲述大众故事,比如2018年韩剧《我的大叔》中杀人出狱的20岁花季少女与年过半百的普通人大叔直接互相治愈的故事就是这类例子。影视文化的广泛传播使社会中的“边缘人群”逐渐被关注,所以在传播“边缘文化”、争取“边缘人”的权利上,韩国电影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长远来看,“边缘人形象”影视市场还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影视剧本创作随之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本仍将占据这类创作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且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会更加的系统化。“边缘人形象”影视改编无论在类型,还是制作方向,都会愈加完善。


在戏剧类型上,现在受欢迎、被大众赞扬较多的此类作品主要以悲剧为主。由于边缘人形象不只是表面所呈现的悲剧,其背后每个人物隐藏的故事更加会引发人的深思,所以这类作品中“边缘人形象”承载着作者的思想,越是真实贴合实际的悲剧越会与观者引起共鸣,正因如此,《霸王别姬》、《色·戒》这类经典悲剧之作才会得到几十年来人们的肯定。与悲剧相反的“边缘人形象”喜剧类型作品代表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影片中松子诙谐幽默的情节、鬼脸配合歌舞剧的音乐舞蹈的确让人忍俊不禁,但是整部影片的基调实则是围绕“松子”这个边缘人物的悲惨一生展开的,观看整部影片仍然会让人潸然泪下。这是因为喜剧的内核常是悲剧,悲剧类型的“边缘人形象”作品影视化改编把现实生活中的边缘人群搬上了荧幕,把这些不被人关注的弱势人物放到了大众眼前,自然而然会吸引观众、打开市场、受到好评。


在内容方面,当前“边缘人形象”作品影视化改编常以社会底层小人物艰辛的生活故事为主,从励志和治愈的角度来表现这类“边缘人”即使生活在火深火热之中,他们依旧选择思考,寻找对的方向,相信终有一天会改变现状。例如《开端》就另辟蹊径选择了边缘人物群像,剧中所呈现这些边缘人物的真实情感也获得了诸多共鸣和认同,收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和支持。这一类讲述边缘人物励志温暖一面的内容是顺应时代,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感动的。此外也有一些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类内容上以反映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较为极端的边缘人为主的影视化改编作品,内容大多真实深刻且视角独特的,这类作品也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人文情怀。


文学改编成影视是一种融入改编者独特思维和情感的创新方式,更是渗透了改编者独特理念和情思的再创作,作者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会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融入当代社会的元素,使历史的痕迹与当下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作品中,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健全的普通人,也会塑造边缘人形象,用这两种不同的人物,体现作者的精神世界。


而文学创作中的边缘人形象,常会表现当时人物内心的痛苦与茫然,借以表现作家心中的迷茫与挣扎。边缘人普遍的在政治身份上是弱势的,没有权利没有资本,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或从事着辛苦却又不受尊重的工作,这些人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认同,一直徘徊在社会的边缘地带。这些边缘小人物有一些是本身就是弱势群体的老弱妇幼,还有一部分就是被社会改造而成的边缘人。文学作品的描写中这群边缘人所面对的困难及选择,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从而反映出了社会的实情,也反映了人性的抉择。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