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朱云湖的《您走了?我如此想》是一首学生对老师的悼念诗,作者以真诚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恩师李江的怀念与不舍。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以时间顺序(2015年4月18日戌时、亥时,19日未时,20日午时)为线索,将诗人不同阶段的情感一一道来。这种结构安排使诗歌的叙事更加明晰,情感层层递进。全诗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您走了?我如此想”作为结尾,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节奏,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使读者在反复的吟诵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在内容上,诗人通过回忆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而丰富了李江老师的形象。从“您只是像每次给我们上完课,收拾好书本、笔记本和背包,扬手向台下的我们挥别”可以看出,李江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大学教师;从“您是眷念尧山的红杜鹃,山脚下农家新鲜可口的饭菜”可以看出,老师热爱生活。 在手法上,诗人首先直抒胸臆,对老师的思念之情不加掩饰,所以说,“您走了,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其次,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您幻化成了天南春一树,青海湖那片绿,造化钟情的那一汪漓水”,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李江的生命比作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赋予了老师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美好品质的赞美。 在音乐美方面,诗的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有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诗人通过反复的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的美感。例如,“您走了?我如此想”在每个段落的结尾反复出现,不仅在情感上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在韵律上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 在建筑美方面,诗歌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四个段落分别对齐,形成了一种整齐的美感。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您走了?”这一句简洁明了,却包含了诗人对老师离世的震惊与不舍;“泪水涟涟”“一宿睁开双眼待天明”等语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煎熬。 从主题和情感上方面,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诗人通过对李江生前的回忆以及对其离世后的种种感慨,展现了李江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老师离世的不舍。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刻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从文化与社会背景上看,这首诗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命和友情的重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这首诗则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诗中对教师的描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和对教师群体的关注。 总的来说,朱云湖的《您走了?我如此想》寄托了学生对恩师的哀思和追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共情。 附:《 您走了?我如此想》 2015年4月18日戌时 好朋友在电话那端泣不成声 我费力地捕捉关键词: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只是像每次给我们上完课 收拾好书本、笔记本和背包 扬手向台下的我们挥别 不久的某一天 您又会踏上讲台 声情并茂地带我们进入您的戏剧王国 于是,我如此想 这样的走了还会回来 但我早已泪水涟涟
2015年4月18日亥时 我颤抖着拨通您孩子的电话 费力地捕捉关键词: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这只是病魔和我们开的一次玩笑 下一秒您就会在病床上苏醒 脸色虽苍白 意志却顽强 用微笑温暖爱着您的家人 于是,我如此想 这样的走了还会醒来 但我一宿睁开双眼待天明
2015年4月19日未时 我看到了您 您躺着 在冰冷狭窄的不锈钢柜子里 双目合拢,嘴唇紧闭 身形瘦小 任凭我们低声地呜咽 您不发出半点声息 有一个声音如炸雷般在我耳畔响起: 您走了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是眷念尧山的红杜鹃 山脚下农家新鲜可口的饭菜 用这样的方式引领我们一起来赴会 于是,我如此想 这样的走了只是去踏青 不远处就有我们一起游玩的曾经
2015年4月20日午时 肃穆的周遭告诉我: 您走了 迷离中我看见您幻化成了天南春一树 青海湖那片绿 造化钟情的那一汪漓水 您走了?我如此想 您的生命在别处 一路香花锦簇 轰轰烈烈又一番魏晋风骨 于是,我如此想 归去来兮 您是在长生的时空里等着我们欢聚
最后修改于 2025-07-11 08:51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