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风雪夜归人》以京剧名伶魏莲生和官僚苏弘基的四姨太玉春之间的爱情为主线,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北平众生相。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版本对原剧本进行了润色与重新编排,为观众们呈现出一台精彩而有深度的历史大戏。
大幕缓缓拉开,风雪声中,凄清的院落中草木凋残,假山石上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一位行将就木的老者,望着满天风雪,颤抖着双手打开残破的扇子,苍老的手上不经意翘起尾指,踉踉跄跄踏着台步,自顾自地在大雪中独舞,隐隐透出早已消逝的风华。果然,一场大雪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世间的一切覆盖得干干净净,却无法抹去人心中那一段段刻骨铭心。舞毕,老者倒在雪地里,在这风雪夜与世长辞。雪仍在下着,很快,大雪将会掩埋老者的尸首,与这具腐朽尸体一同被大雪掩埋的,是老人至死仍萦绕心头的追忆与思念。与原作的开门见山不同,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风雪夜归人》采用倒叙手法,为全剧奠定了悲剧色彩,更在末场重现开头的场景,首尾呼应,形成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在令观众为戏中人的命运唏嘘不已的同时,不禁令人思考,既然一切终将归于虚无,那么当初的奋不顾身,又意义何在呢? 剧中,魏莲生和玉春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后台,在魏莲生结束了一波又一波的应酬之后。玉春带着微醺的酒意出场,魏莲生错愕,慌忙收敛了身段对玉春一揖,恢复了平日里顺从和气的笑意。更加令魏莲生猝不及防的,是玉春问的那句“难道你不觉得你才是世界上顶可怜的人?”玉春热情的表白和尖锐的逼问令魏莲生局促不安,更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低眉顺眼,看人脸色,从不属于自己的人生。在苏弘基书房中的一幕,玉春对魏莲生倾吐心事,袒露自己的青楼出身以及身为权贵玩物的无可奈何,并对魏莲生表白希望魏莲生带她逃离这精美的樊笼,一起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一幕在整部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幕里,魏莲生得知玉春与他同为权贵的玩物,与之产生共情,二人的情感迅速推进。也是在这一幕,魏莲生的自我意识被玉春点醒,开始试图寻求由自我把控的生命的意义。国家大剧院版《风雪夜归人》在这一幕为玉春加入一大段直白热烈的台词设法让观众明白玉春对魏莲生的思想启蒙,但过于热烈的台词并不适合演员的发挥,也无法与原作中想要在这一幕营造的温馨安静的气息相契合。在两人感情的推进方面,该版作品也加入了一些创作,但也因为新添加的台词风格无法完全契合原作,舞台上呈现出的两人感情进展并不自然,观之难免令人感到尴尬。总体来说,该版作品对书房定情这一幕的改编用力过猛,使两位主人公的感情线真实感下降。 除了魏莲生和玉春以及原作中已有的几个人物,国家大剧院制作的《风雪夜归人》中又增加了几个人物,通过这些人物与魏莲生的互动体现出魏莲生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北平的风雪之中每个人的辛酸和挣扎。魏莲生的跟包李二爷是一位过气伶人,尝尽世态炎凉,因看中魏莲生的倔强和灵气不离不弃陪伴他走过数十年,被魏莲生视为知己,体现出魏莲生对朋友的情义。魏莲生穷苦的邻居马大婶时常得到魏莲生的周济和帮助,体现出魏莲生的善良和仗义。在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魏莲生与家境优渥的学生陈先生的互动。作为魏莲生忠实的戏迷,陈先生恨不能时刻围绕魏莲生左右,并认为自己是好意与魏莲生做朋友。只是当魏莲生告诉陈先生自己也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自己对关系亲疏的判断时,陈先生气恼地说出“你是个什么……”,那一刻,魏莲生终于知道,这么多年来,令无数人神魂颠倒,倾尽家财来追捧的,是台上那个熠熠生辉,风华绝代的角儿,至于魏莲生个人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那些达官贵人的眼里,他不过,是个消遣解闷的玩意儿罢了。这一切更坚定了魏莲生和玉春一起离开的决心。只是热恋中的魏莲生和玉春太过单纯和莽撞,最后两人被现实无情拆散,魏莲生被逐出京城,玉春被作为礼物送给与苏弘基勾结贩卖鸦片的徐辅成。两个孤独的灵魂相遇了,摩擦出灿烂耀眼的火花,这是在那漫天风雪的时代,这火花又是何其渺小微茫。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是王新贵,他左右逢源,阿谀奉承,为了一己私利将魏莲生与玉春的事告诉苏老爷并带人上门来拿玉春。虽说王新贵背信弃义,却也不是丧尽天良,在奉命来拿玉春之前提前去为魏莲生通风报信,捉拿魏莲生和玉春时仍然让打手们下手轻些,不要吓坏自己的兄弟。当二傻子对王新贵大骂“孙子”时,王新贵说“这年头,不做孙子,又如何能做爷爷”,个中辛酸,令人恨也不是,怜也,徒留下唏嘘。终究,王新贵只是那在凛冽的寒风中,漫天的大雪里瑟瑟发抖挣扎求存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罢了。 这部作品为老年的苏弘基和王新贵加了戏份,由于篇幅已经足够长了,这个部分暂且不提,作品的最后一幕,老年的魏莲生的尸首逐渐被大雪埋没,而年轻的魏莲生一袭红衣,在那空寂的院落里,漫天风雪之中翩翩起舞,美丽而孤独,就像是他和玉春在那个漫天风雪的时代里擦出的爱情与启蒙的火花,耀眼而微茫。结尾魏莲生风雪中的独舞可算是该作品的点睛之笔。魏莲生去了,随他一同离去的,是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戏里戏外,曾经的一切令人刻骨铭心,那美丽耀眼又转眼消散于时代背景中的火花。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更何况是那个漫天风雪的时代。面对大时代的裹挟,我们奋不顾身换来的那点可怜的思想启蒙显得那样可笑,“掌握自己命运”的梦想显得那么单薄而自不量力。只是,在漫漫风雪夜中,思想启蒙的火花燃起的那一瞬间,虽然转瞬即逝,却于千千万万个黑暗的瞬间中因思想的光亮成为永恒,这便是人们为了那微茫的火花奋不顾身的全部意义。
最后修改于 2020-03-24 14:03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韩紫微:我最欣赏的一部舞台剧
下一篇:王聪聪:《茶馆》的艺术特色浅析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