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
||
2023年9月26日,由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陕西省第九届校园艺术节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式拉开帷幕。在两个多月的演出活动中,共有15所院校的42个剧目参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剧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创作热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本届艺术节具有三大优势。 首先,艺术节上展演的剧目与社会环境联系密切。在对陕西校园戏剧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陕西校园戏剧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艺术创作本就应该紧扣社会现实。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每个学校的演剧团体又有着独特的演出风格。在第九届校园艺术节各个剧社所编导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轻学生对中国时代变迁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传统优秀思想的发扬光大。陕西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剧社在学校活动中心公演的话剧《倒流壶的传说》围绕耀州青釉剔刻花狮倒流壶,生动讲述了几个普通陶瓷人的故事。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遭遇把他们紧紧聚拢在了陶瓷的周围。几个普通的小故事汇聚成了两代陶瓷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该剧挖掘铜川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取材家门口的故事,把非遗和戏剧结合起来,融入秦腔艺术元素,节奏明快,构思巧妙。安康学院安院剧社的原创多幕话剧《风雨双河口》以“五四运动”和“双十二事变”两个历史事件为时代背景,演绎了一个发生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双河口镇的红色题材爱情故事,展现了陕南人民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以及为新中国建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剧中人物和剧情虽属虚构,但反映了民国时期汉阴县的人文历史,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教育,对汉阴县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论是执著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还是在面对民族存亡时所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亦或是传统戏剧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与重现,校园戏剧所表达出的创作理念和当代的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是当代校园戏剧人对文化态度的一种真实的体现。 其次,本届艺术节上有许多剧目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表现出校园戏剧的创新能力。在本届校园艺术节上,参演的众多剧目中,大多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西安体育学院西体剧社演出的两个剧目中,《逐梦青春》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围绕从小学习秦腔的男孩——田野的成长经历展开,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友谊和师生情的故事,更是关于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有关戏曲发展及融合创新的主题探究。西体剧社的第二个剧目是舞剧《蹴鞠仕女张婉儿》,讲述了生活在唐朝的蹴鞠仕女张婉儿一心投身蹴鞠运动,靠不懈努力加入皇家女子蹴鞠队实现梦想的故事。该剧通过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逐梦之旅,描绘出古代一群风华正茂的女孩儿努力练习蹴鞠技艺、驰骋赛场、追逐梦想的卓越风采。故事虽在唐朝,主角虽是张婉儿,但不懈努力追逐梦想的人在每个时代都有,我们每个人都能戏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三,本届艺术节的舞台艺术各具特色。在本届校园艺术节上,每个学校的演出团体都十分重视舞台美术创作,而且我们能过通过舞台的布置,看出每个剧社的审美风格。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剧社的《倒流壶传说》,美轮美奂、精致逼真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设计,一下子将观众带入到故事当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绝佳的视觉体验。陕师大剧团的歌剧《伤逝》则利用大屏幕将民国时期文人墨客的风骨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配合着同学们的演出,将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旋律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安院剧社原创多幕话剧《风雨双河口》的服化道更是精致,每一处细节处理,都能看得出来学生和老师对剧目的重视。 当然,本届校园艺术节的不足也很明显。首先,参展剧目在艺术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这和一些院校未开设戏剧影视专业、剧社成员缺少专业知识和舞台经验有关。有些剧目的功利性也使艺术价值有所降低。如果将校园艺术节当做一种院校间荣誉的争夺赛,而忽视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就很难提高陕西省校园戏剧艺术的整体水平。其次,陕西省校园艺术节这种分散展演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将观众限制在了校园内,视野的局限性导致受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不足。而且艺术节的传播渠道依然很不畅通,宣传推广工作也不规范,没有自己运营的官方媒体,演出活动信息多为各高校在自己的官方媒体上发布,导致艺术节演出活动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可靠。观众难以及时获得艺术节的演出时间、地点、剧目、演员等信息。评论界也很难对本届艺术节及其剧目进行及时评价和全面反思。戏剧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戏剧被搬上舞台只能算是完成了全部创作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由观众在欣赏和接受过程中完成的。所以,校园戏剧必须立足校园,坚持贴近市民社会的创作,并努力走进市民社会演出。
最后修改于 2023-12-26 18:23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