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汉阿依:一篇引人深思的佳作——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赏析

2025-03-31 17:48 阅读(?)评论(0)

西北政法大学南山剧社的编剧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的故事情节围绕苏家展开。作品通过家庭故事展现出多方面的深刻内涵,引人深思,其中包括家庭关系中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冲突,从事商业活动时在道德和利益中的艰难权衡,自然环境或社会局势变化时人们何去何从,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向美好生活努力等等。

初读这篇剧作,我先感受到了苏沪生与苏清和之间的观念冲突。苏沪生在这里代表着传统家庭观念,其思想对比于苏清和来说是封建也不为过。他非常看重家族颜面,要求小李尊称苏清和,并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这背后是无法轻易改变的观念——传统的尊卑秩序。根据小李一开始并没有遵守这个秩序,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在剧中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多少人遵守苏沪生所坚守的秩序。从这点来看,他与留美回来的苏清和之间观念的直接碰撞是更大,更频繁的。这个情节让我不由得想到时代不停变化时,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老人,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都能使我们与家里的老人产生代沟,背后的观念碰撞也是时时存在的。苏沪生与苏清和的观念冲突使我思考如何在家庭传承中协调传统与现代观念。

其次令人深思的情节无疑是苏沪生为了维护家族利益,把大米当作礼物送给唐军官来换取支持,这一行为暂时保障了家庭生计,却引发了苏清和与苏文翀的不满,他们对米仓亏空等方面提出质疑。同时,他漠视周围邻居,认为他们没什么用,这种看似对苏家有利的行为在之后几乎斩断了苏家的活路,周围的邻居在其落魄时都不愿意帮助他们。这个情节设计,让我们看到在从事商业活动时,总会遇到利益诱惑甚至生存压力,那么在这样的时刻,道德的界限是多大呢?如何在道德和利益之间权衡?当下仍然有很多利益熏心的无良商家,单就卫生巾制造行业,所使用的棉花竟是黑心棉。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却在利益驱使下这样做,无疑令人气愤。商业道德准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再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使苏家命运波折的自然环境。大旱这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苏家的生意,河流干涸致使大米运输不畅,资金短缺,苏庭陷入困境。这场灾难是他们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外界的变化与我们个人及家庭息息相关。国家动荡不安时,大规模传染病肆虐时,必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要么迎难而上,要么另辟蹊径。苏家为了生活,去了上海为别人打工,这就是一次妥协改变,在不可预测的命运面前,在艰难的生活面前,要先保障人的生存。

细读这篇剧作,除了上述引起我思考的情节,我还看到了身处逆境却不放弃,始终怀着美好希望的家庭。苏清和有抱负,有理想,回国就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苏文翀在困境下依旧积极行动,和王老板取得联系,为苏家谋得一条出路。苏家在上海吃着小葱拌豆腐和米饭就心满意足,这从侧面体现出一家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我想,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应当抱有跨过逆境的决心,或许山重水复时,再走一步就是下一村。

三道菜对应苏家的三个时期。第一道菜一家人其乐融融,醉蟹这道苏清和爱吃的菜体现出这场面的温馨。第二道菜与镇里人形成对比,镇里人吃不上菜,但他们却吃着狮子头,侧面表现了他们与周围人没有情谊,苏家独树一帜。第三道菜是外面的菜,虽然是素的,但代表着新生机,开始了新生活,有了新希望。总之,覃河馨海的这篇剧作可以从多种角度分析,以苏家这个窗口,让我们对身边事物,乃至自身产生思考,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百态。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