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怡:三餐映人生——读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有感

分类:论校园戏剧
2025-05-05 10:04 阅读(?)评论(0)

覃河馨海的剧作《三道菜》以苏家的兴衰变迁为线索,通过三幕场景的转换,生动地展现了封建思想与时代变革的碰撞,以及一个家族在困境中挣扎与抉择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部戏剧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家族观念的冲突以及社会转型期的无奈与希望。

剧中苏家的家族成员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苏沪生作为家族的顶梁柱,他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为人圆滑,却也深爱家人。他将家族的兴衰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甚至不惜与唐军官进行交易,以求自保。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或许有其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却暴露了他思想的保守与短视。苏文翀作为长子,虽然做事大胆,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随波逐流,对家族的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而苏清和则代表了新时代的青年,她勇敢、细心且充满理想,渴望通过宣传西洋文化来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她的思想与家族传统观念的冲突,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苏沪生的固执是腌渍多年的醉蟹,苏文翀的野心如同浮夸的狮子头,唯有苏清和在颠沛流离中参透了豆腐的至简之道。

在第一幕中,苏家的生活看似平静而温馨,但随着苏清和的回归,新的思想与传统观念的碰撞逐渐显现。苏清和提出宣传西洋文化的设想,却被家人以“不安全”“白费劲”为由驳回。这里展现了封建思想对新事物的排斥与恐惧,同时也揭示了苏家内部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苏清和的坚持与家人的反对,预示着家族未来可能面临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幕中,苏家因倒卖米而成为富商,但随着大旱的到来,家族的危机逐渐显现。苏沪生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不断将米送给唐军官以换取保护,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期内保住了家族的生存,但却逐渐亏空了家中的米仓。苏文翀对家族生意的担忧与苏清和对家族观念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了家族内部的紧张氛围。这一幕通过苏家的困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思想在面对时代挑战时的无力感,同时也展现了家族成员在危机面前的不同选择与态度。

第三幕则是苏家命运的转折点。家族的米仓见底,生活陷入困境,苏沪生的封建思想和对唐军官的依赖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落。然而,就在苏家陷入绝境之时,王老板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苏家决定跟随王老板去上海做生意,这一决定象征着家族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走向新的生活。这一幕通过苏家的困境与重生,展现了时代变革对家族命运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这部戏剧让我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家族、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不能脱离家庭和社会的背景来谈个人的发展,只有在家族和社会的支持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要关注家族和社会的需要,努力为家族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道菜》这部戏剧以其深刻的主题、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蜕变。在面对时代挑战时,只有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拥抱新的思想与变化,才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