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新:从一而终的命运——评电影《霸王别姬》

分类:艺术界
2017-12-13 11:35 阅读(?)评论(0)

   “霸王别姬古代即指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指西楚霸王,指虞姬――霸王的宠妾。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是壮美、凄惨的战乱时期爱情故事,更是一出历史悲剧。
      
《霸王别姬》电影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和徐枫编剧,张国荣、张丰毅、巩俐领衔主演的。当初徐枫从李碧华手中购买版权时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作者坚决要求此剧的主演必须是张国荣出演,理由是此剧是以张国荣为蓝本写的,但当时张国荣已是大陆和香港的当红人,可是见其难度。但在当时看似苛刻的要求给如今的我们带来了一部经典之作,不夸张的说,张国荣的出演为整部剧注入了精华。倒不是说其他人功劳小,而是张国荣真正将程蝶衣演活了,深入人物骨髓,演的出神入化,淋漓尽致。正如导演陈凯歌说的那样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这部剧的上映引起了国内外极大反响。在国内荣获第四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电影等。参演人员与导演几乎都获得了奖项。在国外更是获得美国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19届法国凯撒最佳外语片奖等一系列大奖。更是受国外各大媒体极大评价,美国《纽约时报》:《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新高峰,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旷世之作。美国CNN张国荣是二十世纪八十及九十年代的重要演员,他在《霸王别姬》中出色的演技最令人怀念。他通过眼神和动作将程蝶衣的心理状态完全刻画出来,观众更能在张国荣的精心演绎下对程蝶衣的独特心理产生同情感与共鸣。所以说是经典之作,虽然该影片长达三小时,却无一分钟的累赘。
      
该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以讲述小人物事迹的方式展现了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对人性的思考和领悟,更通过过去几十年的风云变幻透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电影不仅具有纵深的历史感还兼具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格局。该影片开始时小豆子的母亲为了能让儿子进戏院切掉了他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就是为后续小豆子的心理变化埋了伏笔,更为情节发展打下基础可谓是一大亮点。
          
幼年的小豆子渴望母爱但无法得到,尝试多次反抗命运对他的安排但始终敌不过现实最终被迫接受。在戏班与同龄人学戏曲,屡屡将《思凡》中的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这一情节的安排极度巧妙,更能极大的说明他其实内心是想做自己的。但终究又因为师父的毒打与现实的打压他选择了顺从变成了女娇娥,最终逃不过命。外界的打压在这就更能体现出那个时代里人们的无奈与顺从,侧面的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曾经不忍这种生活尝试逃跑但被《霸王别姬》中霸王的英雄气概所吸引,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毅然决然的选择返回戏院即便可能会被打死。后来的小豆子,唱对了戏词可是从他唱对的那一刻起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小豆子了,这也是主人公性格发生改变的转折点,更是此片的一个临界点。在这长大的小豆子由于小石头的照顾便对其产生依赖情感。长大后的小豆子成了京城有名的角儿程蝶衣,他深陷于戏中无法自拔苦苦守候着他心在的霸王,而同他一起长大的小石头也就是段小楼他便是蝶衣要守候的霸王。片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师哥,我想让你跟我,不对,就让我跟你好好唱一辈子戏,不行吗?说好的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这句话恰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形象的反映出程蝶衣已经站在女性的角度看待小楼,对他更是百般依赖。剧中多次出现的剑就是真霸王的代表,当蝶衣在袁四爷家看到那把剑时便两眼放光急忙拿着送去给了段小楼,这意味着他就是他心中的霸王。但经过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蝶衣对小楼很失望,开始把袁四爷当成自己的霸王。但现实情况下,他的这种理想是无法实现的,最后寻找自己心在霸王的这一理想的幻灭等于是压在程蝶衣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蝶衣痛苦不堪,精神崩溃,迷失自我与方向。晚年时隔十一年,蝶衣和小楼相遇在最后一场戏中小楼故意把《思凡》中的那句戏词唱错勾起了无尽回忆,蝶衣的思绪又回到了曾经的少年时期,那个曾经逝去的执念又再次浮现,便拔剑自刎。可以说此时的程蝶衣还活在戏中,宁愿沉浸在戏中遭受虞姬为霸王殉情的悲壮也不愿回到现实。在最后那一刻仿佛自己成了真正的霸王一般逍遥洒脱。其实从段小楼到袁四爷谁也无法成为他的霸王,他们都只是凡尘之中最普通的男性而已。
      
再说到小石头打小就是戏院里的霸王,遇到各种事情也是一直在保护大家,并多次庇护小豆子为他承受惩罚,给人一种安全感但实则他也是一介凡夫俗子,他自己也有对蝶衣说到我是假霸王,你才是真虞姬现实中也有反复的提示他是个假霸王,他的一生都太过于被动,师父让他唱戏他就唱,菊仙不让他唱他就不唱,可以说他的一生没有所谓的执念只是顺势而为,菊仙的出现更是让他从霸王的形象中脱离出来,一步步的还俗了这个霸王。段小楼一直以来对于欺负师父的地痞,毒打小豆子的戏剧人员,看不起自己的袁四爷,欺负菊仙的一众嫖客乃至日本人,国民政府,红卫兵都有过冲突也就是他内心不服但终究逃不过现实逃不出命运的安排。是的,在戏中他是能称霸一世的霸王但他毕竟是活在现实中的一个尊随俗世规矩生活的普通男人。他一度为了苟活而选择背叛菊仙背叛蝶衣,并揭发其往日种种事迹,最终导致菊仙上吊自杀,红烛落泪,良人已逝也终究落个从一而终。应该说段小楼所代表的是大多数男性的成长过程,引用《艋胛》中的一句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我是风,知道最后我遍体鳞伤老了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们都只是草。
       
段小楼深知戏非人生他是认命的,程蝶衣则人戏不分沉浸在其中,但落花却总被流水辜负,师父说的从一而终蝶衣铭记在心,最终也是选择从一而终。贯穿全片,剧中所有的人都逃不开命运的安排,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命最开始的地方。该片形象的向我们传达出一个时代的变幻,一代角儿的辗转。与其说蝶衣对小楼的感情是爱情不如将其归为是依赖是寄托,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生存都是问题,更别说心理,蝶衣只是那个时代下一类人的代表他们活的惶恐,活的憋屈渐渐心理细微的变化成需要依赖需要庇护来祈求安稳。《霸王别姬》虽距今已有几十年但它的影响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相反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剧中的演员出色的表演更是演活了文字。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被认为是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最终蝶衣没有找到自己的霸王,小楼没有一直做自己的霸王。仿佛这一切都是命,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谁也无法抵抗一般。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